文化資產為一個區域常民生活累積與呈現,有其歷史與情感意涵,更是漫長時間痕跡堆疊,富含地方情感;社區營造是社區居民長期溝通、互動、檢視和凝聚力呈現,是為在地認同。
當今二十一世紀,台灣與全球已開發國家面臨共同問題-人口老化、年輕力外移、出生率下降、城鄉發展不均……等嚴峻問題,此現象尤以鄉村更明顯;尋求解決之道,已刻不容緩,亟需啟動地方思索解決方法,協助地方營造,讓年輕力量回流,減緩城鄉差距。
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至今滿30年,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生活共同體之餘,亦須納入地方發展,文化資產正足以提供此方面養分;希冀公私協力運用有形、無形文資,運用歷史文化場域,形塑地方亮點,將力量緊密結合,展現在地情感認同,以文化資產結合社區發展。大樹姑婆寮山頂莊家古厝[1],於2022年11月登錄文資,本文以百年歷史建築在地方營造角色與功能詮釋,以文化資產當社區營造的基底,符合SDGs目標,推動與發展社造之永續力量。
關鍵詞: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莊家古厝、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