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鼓陣」是早期臺灣民俗節慶的傳統表演藝術,一般由丑、旦載歌載舞,相互對答,即興成分濃,屬南管系統的文陣,以「落地掃」為最鮮明的表演藝術特徵。在彰化縣和美、線西、伸港、福興、芳苑、二林、竹塘、溪州等地發展歷史悠久,鮮明反映早期臺灣中部農村生活形態。
本文將聚焦全臺首位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類:車鼓陣」保存者施朝養(1932-2024),一心一藝在家鄉彰化和美鎮傳承車鼓文化的身影,同時著眼和美雅溝社區發展協會如何結合施朝養藝師,以及集結社區力量(老人家居多),齊心協力推動、維護地方農村生活文化(包括:庄頭風貌、車鼓陣、歌仔戲、共耕園等),獲得政府相關單位之補助和肯定。
希冀通過施朝養及其家鄉社區營造之案例討論,凸顯和美鎮雅溝里社區在保存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之發展特色,以及當中所面臨的困境,藉以思索當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發展之間共朝永續發展之相關課題。
關鍵詞:無形文化資產、車鼓陣、施朝養、和美鎮雅溝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