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目的在於藉探討如何藉由家屋的修復的參與式的規劃設計與營造過程、實踐人類聚落韌性建築的思維,重現原民舊社聚落與文化,保存與再生文化資產。本研究方法先行進行家屋營建技術的調查研究以利家屋重現,執行方法包括文獻調查、田野調查、耆老訪談以釐清家屋的類型與營建技術,之後進行營建過程的紀錄最後進行家屋重現後對於文化資產維護和社區賦權的討論。研究的內容包括傳統家屋空間格局與Taruljayaz 家屋空間設計思維,包括家屋營建技術文獻分析、現況測繪、耆老訪談、家屋營建技術彙整、材料與取材技術、營建流程、及營建耆老、家屋重現在文化資產與社區賦權上的意義。-巴達因-射鹿的達魯拉雅治家屋重現是人類韌性建築思維的實踐、具有文化資產保存以及社區賦權的雙重功能,對於消失中的建築工法、原民舊社的保存與原民文化的復興、社區的發展有相當的之指標性。
關鍵字:人類聚落、石板屋、韌性建築、文化資產、排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