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中,除學分修習的課業考核外,多透過「畢業設計」作為學生在校學習的最終考核標準或是成果發表,近年在社會快速變遷、國際永續發展思潮及全球天氣的極度變換下,畢業設計已逐漸轉為「議題」的操作,但卻缺乏軟體面的文化、人文、社會等內涵的刻劃和累積,對於所操作的事物僅止於表面,而無法有效深入事物的核心。
聯合國旗下的UNESCO為有效推廣文化資產最高領域的世界遺產,十分重視教育和文化資產的關係,也希望學生可以透過文化資產的認識,明瞭生活土地上所發生的人事物關係。
歷年室內設計課程的操作上,著重的是機能、氛圍及軟件的搭配,換言之,即是在既有空間內部的設計經營,故舊建築再生與文化資產再利用已成為學生畢業設計操作的顯著題目之一,綜觀這些題目主要問題在於仍以設計表現為重,但忽視文化資產或舊建築中蘊含文化價值的呈現與設計之間的配合與關係。
本研究將運用層次性的階段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文化資產的領域,明瞭歷史脈絡及文化價值後,使其成為進行設計的基礎,後配合空間性質轉換下的工法、操作等,進行具有可行性的文化資產議題畢業設計操作。
關鍵字:文化資產再利用、室內設計、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