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城市被添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身份,不僅顯明其物質環境的文化歷史價值,城市生活-作為能動性的遺痕-更是其文化轉譯與再現的核心驅動能量。澳門,因著海,因著地理位置,成為葡萄牙最遙遠且最長久的殖民地。即是如此邊陲與寧靜的多元,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 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同時,那曾是被零星小丘呵護的漁港也逐步“擴張”,建構出兩島四區的文化移動生活場域與世界首屈的賭城之地。然,不論是以物質文化歷史或貿易經濟探究澳門城市的內涵,「填海」,作為澳門文化起始與城市發展的關鍵性動詞,卻單落於技術範疇的討論,而忽略其本身含有的文化空間論述動能。因此,本研究提出以填海作為閱讀澳門空間文化資產的生活地景角度,透過模糊存留(海岸生活符號)與多重跨越(島嶼之間)兩種面向,作為生活邊界/境(boundary/border)的鋪述架構,近而探析不斷轉譯與再譯的澳門文化資產多重時空路徑。
關鍵字:澳門、填海、邊界/境、生活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