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5 月20 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改制成立,專責執行及督導全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活用、教育推廣、研究獎助等工作。其中,教育除了是技術的傳承與培育,對無形文化資產來說,更是守護文資重要的實踐方式。2019 年5 月10 日《文化基本法》在立法院通過,奠定臺灣文化治理的里程碑,除明定未來施政方針外,亦強調保障人民之文化近用權、語言權、智慧財產權、文化政策參與權等基本權利。自此,在文化保存與文化進展、傳統與未來的對話中,我們應如何思考傳統工藝的傳承教育?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原是注重手作、現場參與的工藝工坊教學課程無法順利進行,數位學習可以在文資教育領域裡扮演哪種輔助角色?
本文回顧了《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所定義的傳統工藝內容與其影響,並觀察目前臺灣的工藝教育現況,試以提出教案改善建議。接著帶出幾個國際文化資產數位展示實例,藉以說明數位遊戲學習理論能夠如何配合工藝技術教學。最後,本文希冀從人文、科技與社會三方面思考,嘗試構思一個傳統工藝的數位遊戲學習模式,為文化資產教育略盡綿薄。
關鍵字:傳統工藝、數位遊戲學習、羆形文化資產保存教育